Search

我還記得那陣子壓力很大,壓力不是跟他人比較,比較多的時候,是跟自己。能夠選擇真正拿回自己的聽力嗎?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我還記得那陣子壓力很大,壓力不是跟他人比較,比較多的時候,是跟自己。能夠選擇真正拿回自己的聽力嗎?還是塞滿各種雜音。

編劇前輩好友聊完之後特別寫了不具名的短文,私訊我,給我很大的鼓勵。

「當你用盡全力,想創造一些令人開心、令人感動的事物。然而這個世界上有太多不開心的人,希望全世界的人都陪他不開心——而他們總是輕而易舉就能抹煞你的一切,這就是創作者無法逃避的現實。

以前都會抱怨「大人們」怎麼可以那麼耽溺,在自己圈子裡得到認可就滿足?但長大後越來越懂:你無法滿足每一個人,你只能為了自己,為了支持你的人而努力。」

這是他文字其中一段,我也想分享給大家。他是一個自己闖過來的人,這份勇敢也變成了能夠撫慰他人的溫柔。

身旁的好友們也在某些時刻,融化我心中的堵塞,我也想好好謝謝他們,用各種方式,愛著如此畸形的我。

前陣子被父親攜帶著,受邀到南投埔里的一個家園,我知道孩子們多少帶著傷來到這裡,而我的目的沒有什麼特別,只是告訴他們,我也一樣,我在這裡,活著。

結束後,可能是孩子們天真直白的交流,讓身為司機,所以鮮少有想要遠行的父親,期待著下次有機會能再到家園和他們見面。

那天除了和孩子們交流,轉介我到單位的是之前一齣戲的觀眾,她送過我一本繪本,又看了我其他的演出,在跟她交流時,我很喜歡她感受事情的眼睛。

離開前,她提了代表家園的禮物送給我,又提了一袋沈沈的袋子,裡面是她要給我的東西。回程路上,和父親到餐廳吃飯,我打開那個袋子:一本繪本《海上的潘妮》、一本由香港插畫師重新詮釋的《小王子》、一本讀曆書店日曆,和一封寫了兩頁的手寫信。

看完我哭到不行,父親笨拙的伸手伸在半空中,躊躇下說了:「這麼感動哦?」我破涕,跟他分享了這陣子的心情,他好像重新思考我正在做的工作究竟是什麼樣子。

那天是難得與父親深深又長長的對話,聽他說過去的事情,聽他說透過我的演講,他補齊了一些過去的空白,聽他說著當司機怎麼選擇路線,聽他說那個我從小以為每個父親都要會的通靈小師傅後來的事情。

說著說著,那天離開家園前,孩子們和家園的陪伴者,在車子後方揮手的畫面還停在我眼前,很開心因為這個邀請,我分享,也找回一些東西。

長久下來一直在思考,想拿粉專來紀錄跟溝通什麼呢?也不想很無趣都是工作,自己笨拙的拿捏著距離。總之,想透過這裡,真的有機會和大家交流分享不同的感受。

光是活著面對現實,就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擅長語言為華語、台語,教學講座分享、演員、編劇、導演、企劃、親子、?
View all posts